Image
Image

光伏玻璃供需结构偏紧,高景气度持续


编辑:2021-10-25 13:17:34

光伏平价时代提振装机需求


2018年以前标杆电价时代,大力度补贴政策推动光伏产业规模快速扩大,规模效应带动产业链成本下降。2018年“531”以后,补贴持续退坡光伏行业步入竞价时代,倒逼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28%-45%,其中硅料和硅片价格降幅超40%,电池片价格降幅超30%,带动组件价格下降达30%,2019年开始向平价时代过渡。产业链持续降本提振海外装机需求,2019年全年光伏出口累计66.8GW,同比大幅增加61.7%。2020中央经济工作定调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据我们测算,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50GW,海外装机110GW,带动全球实现160GW新增装机,实现同比增长30%左右。


双玻渗透率提升带动光伏玻璃维持高景气


相比于单玻组件,双玻组件在零透水率、优良机械性能、少热斑损伤、降低组件温度、低 PID 概率等方面优势明显,可增加光伏组件5年的使用时间。此外双玻组件降低光伏效率的衰减0.16PCT,发电增益5%-30%。近年来双玻组件渗透率快速提升,根据光伏协会预测,到2022年双玻组件的渗透率有望达到50%,按2021年全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总量160GW(预测值)计算,光伏玻璃原片总需求量为1132.91万吨,同比增长33%,光伏玻璃高景气度持续。


产能缺口逐步收缩,但供给偏紧依旧持续


预计2020年光伏玻璃的需求约为23269 t/d,产能缺口达到2627 t/d,光伏玻璃供给持续偏紧,带动3.2mm光伏压延玻璃价格上升至46元/平方米历史水平。组件企业压力下采取超白浮法玻璃替代方案,供给紧张有所缓解。产能置换新政有望逐步有序放开光伏压延玻璃限制,据我们测算,新版玻璃产能置换政策对2021年市场供给影响有限,预计2021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缺口为1049 t/d,产能缺口虽得到收窄,但供需偏紧依旧持续。


价格中枢回归合理区间,盈利水平仍维持相对高位


组件企业采取超白浮法替代方案,一定程度弱化了光伏压延玻璃的涨价预期,此外玻璃产能置换新政也有望逐步放开对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限制,预计2021年光伏压延玻璃的价格中枢将回归至合理区间,预计2021年光伏压延玻璃(3.2mm)价格处于30-35元/平方米、2.0mm光伏压延玻璃25-30元/平方米的合理区间,对应光伏压延玻璃-纯碱-燃料价格差为20-25元/平方米左右,盈利空间压缩有限,依旧处于2019年以来相对较高水平;光伏玻璃企业受益于量升利稳,业绩保持高增速。


2021年光伏展望:企业股价上涨,光伏玻璃价格坚挺


新增装机量三连降后首次上涨,是2020年我国光伏交出的成绩单。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,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18.7GW;12月16日,国家能源局再次发布通知,截至2020年11月底,全国累计纳入2020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10.12GW。


此外,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也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需求将远高于“十三五”。12月12日,习近平总书记也在重要讲话中宣布:到2030年,中国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。





在多重利好消息冲击之下,光伏企业也对未来市场有了更大信心,在技术研发、扩产、原材料供应上都投入了更多的资金。那么在2021年,光伏市场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局呢?


龙头企业市值持续攀升


在过去的2020年,光伏企业的股价和市值都有了很大提高,个别企业的股价涨幅甚至超过了6倍,市值也屡创新高。


龙头企业隆基股份,2020年市值冲破2000亿和3000亿大关,股价涨幅超4倍,同时在年底被高瓴资本携158亿入股,不仅成为隆基第二大股东,也将助力隆基开拓海外市场,此举让其市值冲破了3500亿大关。


1月4日,隆基股价成功突破100元,1月5日,隆基股份市值跨越4000亿大关,再次刷新光伏企业市值记录。


通威股份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股价涨幅也超过了2倍,其市值在2020年7月突破千亿,近日已经逼近2000亿大关。根据其高纯晶硅产能规划,2021年通威在硅料供应上的优势还会进一步提高,同时也会延伸到组件生产,扩大其业务范围。


阳光电源,2020年股价涨幅超6倍,其市值也在年底突破千亿,成为我国市值破千亿的逆变器企业。同时,阳光电源也在2020年成为了全球出货量的逆变器企业,领先优势还在增加。


以上龙头企业,是我国光伏企业在2020年蓬勃发展的代表,其他光伏企业的市值和股价也随之有了一定的提升。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优势在全球范围的加强,光伏企业的市值势必会在2021年得到进一步提高,尤其是龙头企业。


光伏玻璃价格继续坚挺


2020年,光伏玻璃一直牵动着光伏人的神经。作为光伏组件的重要辅材,光伏玻璃的短缺问题,其实在年初就已露出端倪,但考虑到近几年光伏玻璃都处于下降通道,许多组件企业都未做好准备。


直到11月3日,六大企业罕见发布联合倡议,希望相关部门放开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,表示光伏玻璃短缺,将会导致产业链减产,甚至造成停产的局面。


12月16日,工信部发布征求对《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(修订稿)》的意见。明确指出光伏压延玻璃和汽车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,但新建项目应委托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召开听证会,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、技术先进性、能耗水平、环保水平等,并公告项目信息,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履行承诺不生产建筑玻璃。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光伏玻璃的产能置换。


在此期间,许多玻璃企业也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,纷纷进军光伏玻璃。德力股份宣布成立子公司,建设近20亿元光伏玻璃产线;旗滨集团斥资13.73亿元建设日产1200吨光伏玻璃产线;中电彩虹签订总投资106亿的光伏玻璃项目。


即便这么多符合要求的项目即将上马,也解不了光伏玻璃价格坚挺的“近渴”。项目从计划到投产所需时间大概在12-18个月,因此快也要等到2021年底,才会扭转如今光伏玻璃供不应求的局面。而这期间,光伏玻璃价格将会一直处于坚挺状态。


面对这种局面,拥有产能优势的龙头企业,已经开始了对光伏玻璃的争夺。晶科能源就赶在2020年的后一天,跟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,签订了预估总金额高达约 141.96 亿元人民币的合同,保证了未来三年的光伏玻璃供应。要知道,这笔合同的预估金额可是比福莱特的总资产还要高出不少。


估计在2021年,其它龙头企业也会纷纷效仿,签订长单光伏玻璃合同,这样会让很多二线组件企业陷入更大的“光伏玻璃荒”。


马太效应越发明显


每个行业在政策扶持阶段,都会涌进大批参与者,投机者不在少数,新能源汽车如此,光伏也同样如此。


光伏产业在经过多年的整理期和成长期后,也在2020年进入了平价期,整体格局已经相对稳定,马太效应也会越发明显。


龙头企业拥有充足的研发资金,不仅可以缩短研发时间,同时也可以快速利用规模量产降低成本,形成价格优势,极大程度的挤压二线组件企业的生存空间。





据统计,隆基在2020年的组件出货量已经超过了20GW,晶科能源,天合光能等企业的出货量都在16GW以上,前18家厂商累计出货量高达129GW。而根据多家龙头企业公布的扩产计划显示,2021年龙头企业的产能还会有大幅提升,凭借完善的海内外销售网络,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。


届时,留给其他二线光伏企业的生存空间,还能剩下多少呢?


分布式光伏装机量提高


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和12月抢装潮预计,2020年我国户用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2GW左右,基本和2019年保持一致,同时也是连续第四年超过10GW。这还是在受到2020年初疫情严重影响的成果。


进入2021年,随着组件成本的下降,和消费者对光伏接受程度的提高,户用光伏装机量也会迎来上涨。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20年户用光伏装机量主要集中在北方,南方经济发达城市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,加上多地相继出台户用光伏的补贴政策,2021年装机量有望突破15GW。


不过,相对于集中式光伏,户用光伏的项目规模相对较小,可能不会吸引组件龙头的大规模进军,而是一些拥有丰富安装经验的公司得到发展。

©2021哈尔滨恒基幕墙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黑ICP备09000286号-1  技术支持 - 资海科技集团